佛學文選, 最新動態

藏傳佛教的禪修方法與修持 (二)

Share Button

禪定的修持

三學中定學之學處主要為止觀二者,其中觀於止的學處在彌勒五論、無著五部地論、以及噶瑪喇希拉(蓮花戒)修次中篇,有深入的解說。如彌勒菩薩辯中邊論云:「斷五種過失依八種行而生起」所謂止者,乃為斷捨五種過失,而依八種對治,生起專一安住所緣對境的三摩地,稱之為止。而五種過失是懶惰、忘失要訣、昏沉與掉舉、不行、行五種。懶惰乃不想修持止的懈怠。忘失要訣是修止時,本應於所緣境穩固緣想,所以心中對於所緣境應該清楚了知,熟稔無誤,堅固而安穩的安住。如果心忘失而不能安住所緣。這便是過失。昏沉調舉同樣障礙安住三摩地之故,因此為一種過失,如果不加以對治,即是不行之過失。斷除過失而住於三摩地時,如果持續對治,對三摩地也有損害,因此過度對治,就成了行的過失,這五種過失的對治法,即為八種行,或名為「八斷行」。

首先懶惰的對治為精進四因果~信心、希欲、精進、輕安四者。其中信心為希欲之因,希欲為精進之生處,精進為懶惰的實際對治,輕安則為精進之果。

忘失要訣的對治是正念。昏沈掉舉的對治是辨察於正念的正知。不行的對治是

行。行的對治是安住三摩地時,對於對治不行的行的對治,平等捨之。

此外,三摩地正行中最主要的障礙是昏沈、掉舉,所以首先需要認持昏沈與掉舉二者。昏沈者,對於自所緣境不能嚴密把持故,心雖住於所緣但沒有清晰的明分,心力薄弱鬆垮,稱之為昏沈。有粗細兩種,心於所緣境雖有住分卻沒有明分,為粗的昏沈。雖具有執持所緣的住分與明分二者,但是執持之力鬆散沒有明確清晰的住分,是為微細的昏沈,這也是禪修的主要障礙,如果不好好認持而迷惑於微細昏沈的話,縱使長時間地安住,也無法契入禪修的要㸃。因此微細昏沈與無過失的三摩地,同樣具有住分與明分故,難以分辨二者之別。

長期安住於微細昏沈,雖然呼吸止息、心穩定安住一整天,如果不小心謹慎,迷惑於微細昏沈而長期安住的話,非但無法成為色界、無色界之因,此生也會變的健忘、智慧不清晰⋯,於此需謹慎。

掉舉者,心渙散於外境,亦有粗、細二種。

依如是之方式修止時,為了易生覺受故,修行處所應具五種特點。於此處安置前方略低、後面稍高的舒適坐壂,身體依毘盧遮那七支坐法安坐。七支坐者,足金剛跏趺、雙手結定印、脊椎端直、唇齒自然、舌抵上顎、頭微下縮、眼注鼻尖、兩肩平張,如是而安坐。身端直則身中之脈正直,脈直則運行其中的氣正直,証悟就容易生起。

修止時需由九住心次第而修持,所以需瞭解九住心,首先是內住、然後續住、安住、近住、調伏、寂靜、最極寂靜、專注一境、等持…如是名為九住心。

首先、內住者:剛開始修止時心雖持守於所緣上,但無法長久與穩定,稱之為內住。此時檢視自心念頭,覺察好像有更多的妄念生起,這是能認持妄念的徵兆,是好的。九住心的第一個內住是由聽聞之力而生起。

第二、續住者:如是觀修而能稍長時間,相續安住所緣境。例如能於持誦一串六字明咒之間相續不散亂,就逹到續住的階段,此期間時而念頭止息,時而念頭生起,感覺好像念頭休息一樣。這是由思惟力而生起。

第三、安住者:如同衣服破洞立刻縫補,如前續住時一有散亂生起,即刻覺知而安住所緣,此時較前二者安住時間更長,也是正念力生起之時。

第四、近住者:生起正念力故,穩固安住於所緣境而不散失,因此較前三住更勝。但是,雖不散失於所緣,仍然有昏沈、掉舉,所以需依強大的正念力。此時如長大成人般,正念力達到圓滿。第三安住和第四近住是由正念力而生起。

第五、調伏者:於前近住時心極度內攝故,到了第五調伏時,會有微細昏沈強烈生起的危險,所以需生起正知力,以正知為偵哨,應思惟禪定之功德做為激勵,此極為重要。第四近住時粗的沈掉仍會生起,到此時就不再有粗的昏沈、掉舉。

第六、寂靜者:調伏時過度激勵心念故,此時有生起微細掉舉的危險,應具正念之力,視微細掉舉為過失而遮止。第五、第六的差別在於微細昏沈的有無。二者皆由正知之力而成辦。到第六住時正知力達到圓滿。

第七、最極寂靜者:此時雖因正念與正知力圓滿,沈掉很難生起,但仍需生起精進力,視微細沈掉為過失而盡力斷除。第五、第六住時仍有受昏沈掉舉擾害的疑慮,第七住時精進力能遮滅故沈掉不能擾害。從第三到第七之間禪定力雖漸增長,但為昏沈掉舉…等中斷故,為有間斷安住作意。

第八、專注一境者:禪坐開始時稍依精勤憶念,之後不會有任何微細沈掉,直至禪坐結束。從第八住起不需依頼正念精勤。此住心為無間斷安住作意。第七、第八住皆由精進力而成就。

第九、等持者:又名離精勤安住,此時不需要絲毫努力就能清明安住三摩地,此為隨順欲界專注一境之止。是由串習力而生起,為欲界最高的境界。

達到如上等持後,於三摩地一再串習修持而引生具特殊喜樂的身、心輕安,而成真正具格的止。

 

勝觀者:安住於止時,心於所緣雖具明分與住分,然而若審察所緣境時,即不能安住,因此當下持續觀修,直到能隨所欲審察而於所緣境不動搖,由此引生身、心之輕安,即為達到具格之勝觀。

 

一般而言外道也有止觀的修持,然而這裏所要闡述的是:需要定學與慧學所攝的止與觀,這才是解脫與遍智之因,因此需要緣於空性見地的止觀雙運。一般而言有四諦十六行相、無常⋯等許多空性的觀修,這裏略述緣於空性見地修持止觀雙運。

首先,就龍樹菩薩等依般若經所詮釋的空性見地略作詮述:

 

經典中說到二十空、十八空、十六空、四空⋯等多種空性,這些總攝於人我空與法我空二者。人我空與法我空二者之別,只在於所空的對象:補特伽羅有情與五薀所攝之一切法。至於所遮滅者:自性成立與真實存在⋯等戲論是一樣的。究竟離於此等一切戲論,如金剛經所雲:「是故,須菩提!諸菩薩摩訶薩,應如是生心,不應住色生心,不應住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生心,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。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:「舍利子,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受想行識,亦復如是。」龍樹菩薩中觀根本頌:「非陰不離陰,此彼不相在,如來不有陰,何處有如來。」都是闡述此一義理。

 

這兩種無我就証悟的次第而言,行者先証悟人無我,然後証悟法無我。如是之空性究竟遠離八邊之戲論。 如龍樹菩薩中觀根本頌所說:「不生亦不滅,不常亦不斷,不一亦不異,不來亦不出,能說是因緣,善滅諸戲論。」因此,若想証得佛果一定要修學般若波羅蜜波羅蜜多。

這樣的空性見地,守護之法有禪定中如虛空般守護與下坐後如幻守護兩種。

一、禪定中如虛空般守護者:

首先需由聽聞與思惟,增長對空性的理解,經中宣説許多証明空性成立的理由,這些總攝於五種理:1.明辨體性離一之理。2.明辨因而成金剛屑之理由。3.明辨於生遮滅四生之理。4.明辨二者遮滅有生無生之理。5.以及正理之王緣起之理。這些理由中以緣起之理最為重要,此外,其他四種理由的根夲也都歸攝於緣起上。 如龍樹菩薩中觀根本頌:「業煩惱滅故,名之為解脫,業煩惱非實,入空戲論滅。」提婆菩薩四百論:「如身中身根,癡遍一切住,故一切煩惱,由癡斷隨斷。若見緣起理,愚癡則不生,故此一切力,唯應說彼語。」依此緣起之理,而有:於空性而了悟緣起之理、於緣起而了悟空性之義、空性不礙緣起相顯、緣起相顯不礙空性、空性緣起相互增益⋯等諸多口訣。

如是聽聞、思惟種種人無我、法無我之理,於之生起確認,以此做為先前止觀之所緣境。如是禪修時遮滅真實成立,而於空廣如虛空般長時守護。此為禪定中如虛空般守護的方法。

 

然後,下坐後如幻守護之法:

下坐後,於日常行儀中,觀察遮滅一切所遮後還有什麼殘餘,了知內外所攝的一切法,僅只是假名、象徵,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夲質成立,一切相顯都是如夢如幻。如金剛經雲: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幻,應作如是觀。」…又雲:「是故佛說菩薩心,不應住色佈施。須菩提!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,應如是佈施。如來說一切諸相,即是非相;又說一切眾生,即非眾生。須菩提!如來是真語者、實語者、如語者、不誑語者、不異語者。須菩提!如來所得法,此法無實無虛。須菩提!若菩薩心住於法,而行佈施,如人入闇,則無所見。若菩薩心不住法,而行佈施,如人有目,日光明照,見種種色。」如是修學,是為下坐後如幻守護之法。

如是之空性見地如果依照前面所說禪定與下坐後之守護法修持的話,六種根本煩惱與二十隨煩惱⋯等所有煩惱障與所知障,依此般若波羅蜜多之道而斷除。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所說:「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,心無罣礙,無罣礙故,無有恐怖,遠離顛倒夢想,究竟涅槃。三世諸佛,依般若波羅密多故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

接著,詮述金剛乘修持之法

如前先修學一般菩薩之行儀,然後學習金剛乘之道。金剛乘中佛陀依眾生根器之差別,宣說事續、行續、瑜伽續、無上瑜伽續等四部續。這些金剛乘的修行,是以世俗菩提心以及証悟空性的見地作為修持之命脈,再加上金剛乘快捷之道而行。不是沒有出離心、菩提心與空性正見的體驗,就開始進入金剛乘的。

修持金剛乘需從具格金剛上師前,依任一本尊壇城,善加領受播植四身種子的清淨四灌頂。灌頂時所承諾的任何三昧耶誓言與戒律,應如護眼珠般善加守持。然後,領受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的甚深引導,依之而修持。

 

金剛乘前三部續中有許多本尊瑜伽法,主要依有相瑜伽、無相瑜伽二次第而修持。無上瑜伽續中,所要實證的是:清淨身與清淨意(幻身與勝義光明)同時現前的無學果位。所以,為了證得無學的菩提,在圓滿次第修持中,需先達到有學勝義光明與有學清淨幻身,二者同時現前的有學果。因此需一一修持勝義光明與清淨幻身。所以圓滿次第需要從身寂靜、語寂靜、意寂靜次第修持。這些達究竟後,再修持不淨幻身,然後,勝義光明與清淨幻身二者一一現前。然後達到二者同時現前的有學果位,最後現證無學金剛持佛之果位。

為了修持有學圓滿次第之道,先需觀修能成熟彼等心續之道(生起次第),即修持死亡次第、中有次第、投生次第轉為法、報、化三身的粗、細生起次第。依此漸次清淨所有庸常相執,成為勘修圓滿次第的基礎。

總之,金剛乘修持時,專注於脈氣明點之所緣,淨除現前之粗心~八十妄念,及心所騎乘之粗氣,然後淨除現、增、近得之心與所乘之氣。極微細本來俱生之光明轉變成圓滿次第有學中勝義光明之體性,彼所騎乘之極微細氣轉變成有學果中幻身之體性。如是之有學果能轉變成無學佛果金剛持之體性。

 

如是從皈依發心開始,到最後無學現前之間,需要聞、思、修學所有三士道之教法,最後現證無學果位。如二觀察續中:「薄伽梵教誡雲:首先領受皈依戒,之後學習十學處,於彼教授毗婆娑,亦授經部宗教法,續授唯識瑜伽行,後教中觀之教法,咒之次第盡曉已,後學喜金剛教法,弟子虔信而修持,成就於此定無疑。」

 

Leave a Reply